牙周炎是怎么回事?这些症状你可能正在经历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早期信号。很多人误以为牙龈出血只是"上火",殊不知这往往是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的起点。作为困扰我国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炎不仅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,更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。
被忽视的牙周炎危害有多大?
健康的牙龈呈现淡粉色,紧贴牙面。当菌斑长期堆积,牙龈会先出现红肿、出血,这是牙龈炎的阶段。若继续发展,炎症会向深层蔓延,形成牙周袋,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——这就是牙周炎的完整发展轨迹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炎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影响关系。临床数据显示,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难度增加,而糖尿病患者牙周炎发病率是常人的3倍。此外,牙周致病菌还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心血管健康。
五个自查方法帮你早期发现
1. 观察刷牙时牙刷是否带血丝
2. 照镜子查看牙龈颜色(暗红提示炎症)
3. 轻压牙龈检查是否有溢脓
4. 感受牙齿是否有松动感
5. 注意是否存在持续性口臭
出现上述2项以上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牙周探诊检查。通过测量牙龈沟深度(正常1-3mm)和拍摄牙片,医生能判断炎症程度。
科学防治的三大关键步骤
步:治疗
针对中重度牙周炎,龈下刮治是金标准。医生会使用专用器械清除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牙石,必要时配合激光治疗。整个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无明显不适感。
第二步:日常维护
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刷牙)。牙线使用要到达牙龈沟底部,配合冲牙器更佳。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可作为辅助,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。
第三步:定期复查
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进行洁治,维护期持续监测牙周状况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周组织也需要长期维护管理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解答
Q:洗牙能治好牙周炎吗?
A:普通洗牙仅能清除龈上牙石,中重度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。
Q:治疗后会牙齿敏感怎么办?
A:这是暂时现象,2-4周会逐渐缓解。期间可使用牙膏,避免冷热刺激。
Q:松动牙齿必须拔除吗?
A:需评估松动程度,多数通过牙周夹板固定后能保留,晚期松动才考虑拔除。
特别提醒:这些误区要避开
1. 认为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(多数与局部菌斑刺激有关)
2. 迷信止血牙膏(掩盖症状延误治疗)
3. 孕期不能治疗(妊娠期牙龈炎高发,孕中期可处理)
4. 年纪大了牙齿松动是正常的(任何年龄都不应出现非生理性松动)
记住:早发现早治疗,牙周炎导致的骨吸收是不可逆的。从今天开始认真观察自己的牙龈状态,定期口腔检查就是经济的健康投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