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美容真的有效吗?医生这5个常见误区
近两年,药物美容突然火了起来。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有人晒涂抹式"美容液",电商平台上各种口服胶原蛋白卖得。但随手一搜,也能看到不少人抱怨"用了爆痘""根本没"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今天我们就来药物美容那些事。
什么是真正的药物美容?
很多人把含药物成分的护肤品都叫做药物美容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严格来说,药物美容是指经过药监局批准,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医用产品。比如用于祛痘的维A酸类药物,治疗黄褐斑的氨甲环酸等。这些产品外包装上会有"国药准字"的标识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"药妆",其实只是添加了某些活性成分的护肤品。这类产品包装上是"妆字号",不能宣称治疗功效。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看清批准文号,避免被商家的话术误导。
5个常见误区要避开
误区一:药物浓度越高越好
不少人追求高浓度的药物成分,认为会更好。实际上,像维A酸这类成分,浓度过高反而会刺激皮肤。医生通常会从低浓度开始,根据皮肤耐受性逐步调整。
误区二:口服美容品立竿见影
胶原蛋白、透明质酸口服液现在很受欢迎。但要注意,这些成分经过消化系统后能真正被吸收利用的很有限。想要改善皮肤,还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医美项目更有效。
误区三:药物可以替代医美项目
有些产品宣传"涂抹式""居家热玛吉",这完全是在偷换概念。药物美容和光电类医美项目作用机制不同,不能相互替代。想要达到明显,还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。
误区四:所有人都适合药物美容
孕妇、哺乳期女性、敏感肌肤人群使用药物美容要特别谨慎。比如维A酸类药物就有明确的致畸风险,备孕女性一定要避免使用。
误区五:可以长期不间断使用
即使是外用药物,长期使用也可能产生耐药性。建议采用"用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"的循环疗法,具体周期要遵医嘱。
医生建议这样做
1. 先诊断后治疗:痘痘、色斑等问题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,盲目用药可能适得其反。建议先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做诊断。
2. 建立正确预期:药物美容通常需要4-8周,不要用几天没就放弃。但也要注意,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要立即停用。
3.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:有些美容药物会与其他药物产生反应。比如氨甲环酸就不适合与避孕药同时使用。
4. 做好基础护肤:使用药物美容期间,要特别注意防晒和保湿。很多药物成分会使皮肤对紫外线更敏感。
这3种情况要立即停用
如果在使用药物美容产品后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立即停用并就医:
- 皮肤出现灼热感、剧烈刺痛
- 出现大面积红肿、皮疹
- 出现头晕、恶心等全身症状
后提醒大家,药物美容是一把双刃剑。用对了能解决皮肤问题,用错了可能适得其反。不要轻信网络上的"种草"推荐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才能真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