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胃胀反酸?消化内科医生教你5个养胃小技巧
近接诊时发现,很多上班族都有类似的困扰:吃完饭总觉得胃里堵得慌,半夜反酸睡不着,偶尔还会隐隐作痛。其实这些问题,大多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。今天就从消化内科的角度,跟大家如何科学养护肠胃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要注意肠胃健康
如果你经常出现饭后腹胀、打嗝频繁、胸口灼热感,或是不成形、排便规律改变,这些都可能是肠胃发出的求救信号。特别要警惕的是无缘无故的体重下降,或者带血,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。
很多患者问我:"医生,我胃镜查出来浅表性胃炎,要不要紧?"其实多数成年人做胃镜都会看到轻度炎症,关键要看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其他病变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,可以把胃肠镜列入常规体检项目。
5个实用养胃方法推荐
1. 控制进食速度。现在很多人吃饭像打仗,一顿饭10分钟解决。建议每口咀嚼20-30次,用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。细嚼慢咽能让唾液充分分解食物,减轻胃部负担。
2. 避免"汤泡饭"吃法。很多人喜欢用汤水送饭,这样会导致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部。正确的做法是先喝几口汤,再吃主食,饭后半小时再适当饮水。
3. 晚餐要早要少。建议睡前3小时完成进食,给肠胃留足消化时间。如果加班太晚,可以准备些苏打饼干、无糖酸奶垫垫肚子,避免空腹入睡。
4. 注意食物温度。过烫的火锅、热茶会损伤食道黏膜,长期可能增加病变风险。同样也要少吃冰镇食物,突然的冷刺激可能引发胃痉挛。
5. 合理使用药物。有些患者一胃痛就吃止痛药,反而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。像奥美拉唑这类抑酸药也不能长期服用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几个常识
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要不要治疗?一般来说,如果同时有胃炎、胃溃疡等病症,或者有胃癌家族史,建议规范用药根除。但单纯携带者无需过度紧张,可以通过C13呼气试验定期复查。
注意,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完成14天疗程,不要自行停药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苦、发黑,这些都是正常现象。完成治疗后,建议间隔1个月再复查确认。
肠胃喜欢的几种食物
南瓜、山药这类富含粘液蛋白的食物能保护胃黏膜;猴头菇中的多糖成分有助于胃部修复;新鲜的卷心菜含有维生素U,对溃疡愈合有帮助。但要提醒的是,再好的食物也要适量,比如纤维过多的粗粮,胃不好的人反而要控制摄入量。
后提醒大家,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没有改善,或者出现消瘦、贫血、持续疼痛等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。早期发现问题,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消化健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