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后该怎么办?医生教你正确处理和方法
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意外,摔伤、碰撞甚走路不小心都可能造成骨折。当听到"咔嚓"一声,或是感到剧烈疼痛时,很多人会慌了手脚。今天我们就来骨折这件事,告诉你正确的应对方法和知识。
什么是骨折?有哪些常见类型?
骨折就是骨头断裂或破裂的医学术语。根据断裂程度可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;根据皮肤是否破损又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。常见的是手腕、脚踝和肋骨骨折,老年人则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。
骨折的典型症状包括:受伤部位剧烈疼痛、肿胀、淤青、变形或异常,时甚能听到骨头摩擦的声音。如果怀疑骨折,千万不要自己尝试"掰回去",这可能会造成更的伤害。
骨折后应该怎么做?急救步骤很重要
步是保持冷静,立即停止。可以先用干净的毛巾或衣服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(如果是开放性骨折),然后用硬板、杂志或的夹板固定受伤部位。没有工具时,把受伤的肢体固定在身体上也是可行的方法。
冰敷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,但要记住在冰块和皮肤之间垫一块布,避免冻伤。不要给伤者吃东西或喝水,因为可能需要手术麻醉。重要的是立即拨打120或前往近的医院急诊。
医院会怎么治疗骨折?
医生会根据X光片判断骨折类型和程度。简单的骨折可能只需要石膏固定,一般需要4-8周时间让骨头自然愈合。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,用钢板、钢钉或外固定支架来帮助骨头复位和固定。
很多人关心手术会不会很痛,其实现代麻醉技术已经非常,手术过程基本不会有感觉。术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适当的止痛药,所以不必过于担心疼痛问题。
骨折期的注意事项
骨折后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在石膏固定期间,要注意保持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;定期未固定的关节防止僵硬;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和感觉,如发紫或麻木要立即就医。
拆石膏后,肌肉通常会萎缩无力,需要进行的训练。开始时可以做些被动,逐渐过渡到主动。游泳和水中运动对关节负担小,是不错的选择。期间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、钙和维生素D,但没必要过量进补。
关于骨折的常见误区
有人说"伤筋动骨一百天",其实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。手指骨折可能3-4周就能愈合,而大腿骨折可能需要3个月以上。年龄、营养状况和是否吸烟都会影响愈合速度。
还有人认为骨头汤能加速愈合,实际上骨头汤里的钙很难被人体吸收。均衡饮食配合适当的钙片和阳光照射(促进维生素D合成)更有效。另外,吸烟会明显延缓骨折愈合,这个时期好戒烟。
如何预防骨折?
预防胜于治疗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:加强锻炼增强骨密度;居家环境做好防滑措施;雨天走路要特别小心;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;中老年人定期做骨密度检查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和抗骨质疏松药物。
骨折虽然常见,但正确处理和科学都能获得的。记住:怀疑骨折时不要犹豫,立即就医是关键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从容应对。


